当这个黑色物体受热后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—550摄氏度时,将变成暗红色,如果继续加热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,就会变成黄色,然后是白色,最后就会变成蓝色。 当黑色物体的温度达到3200开尔文时会发出红光,我们平常使用的白炽灯的钨丝也会发出这种光芒。当温度上升到5500开尔文时,黑色物体会发白光,这种光线强度相当于正午的太阳光,平时我们在黎明时看到的淡淡蓝光则和处于12000开尔文的黑色物体发出的光线强度差不多。 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。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(K)色温单位来表示,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。 打铁过程中,黑色的铁在火炉中逐渐变成红色,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。 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。 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,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。 根据这一原理,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“温度”。 那我们现在就按照以上的一开尔文理论,即可以推算出: 温度越高,蓝色的成份越多,图像就会偏蓝; 温度越低,红色的成份越多,图像就会偏红。 (责任编辑:bbs.16xx8.com) |